學長姐的寶貴經驗

deco

學長姐的寶貴經驗

藉由畢業學長姊的故事獲得啟發。透過自己的實際經歷來實現夢想

deco

陳楷宏

“ 矽品精密。製造組主管 ”

彌補遺憾。開啟職涯新篇章

        本是為了彌補求學時,沒有繼續向上取得碩士的遺憾,而重返校園。沒想到這個決定不僅帶來了職場上的助力,還讓我收穫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成長。
        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的日子確實不輕鬆,除了要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務,還得在課業上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同時兼顧生活,真的是時間管理大師!(XDDD)
        在這兩年的學習歷程中,不僅學習到許多專業知識,像是神經網絡、AI智能等尖端技術,還學會了如何進行嚴謹的論文撰寫——每一項學習內容都在不斷磨練我的能力,提升我的競爭力。而更重要的是,在這段旅程中,老師的認真指導、同學間的鼓勵與支持,還有指導教授的悉心提攜,讓我在壓力與挑戰中,依然能保持學習的快樂,最終順利完成學位。
        畢業後不久,努力得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回報。因為學位的取得,吸引了其他部門主管的注意,讓我有機會踏上管理幹部的新舞台,開啟了職涯的新篇章。
        回頭來看,這段求學的選擇不僅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機會,更讓我深刻體會到學無止境的意義。如今,碩士學位在求職市場上越來越普及,從過去的VIP券逐漸變成科技業的敲門磚。如果別人有,而自己沒有,遲早會成為職場上的弱項。所以,我很慶幸當初選擇了逢甲大學的智能製造與工程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這不僅是一次正確的選擇,更是一次值得為之努力的投資!

蔡尚洋

“ 崴立機電。工程師 ”

雙向學習。時間管理

        在職讀碩士讓我學會如何平衡工作、學業與生活。在職場上的實務經驗常能與課堂理論相輔相成,這種雙向學習的模式不僅增強了我的專業能力,也讓我更能快速地將學術知識應用於實際情境中。然而,挑戰也不容小覷:工作與學業的雙重壓力,可能會讓人感到筋疲力盡。有幾次,我甚至懷疑是否能堅持下去,但最終,我靠著清晰的目標與適當的規劃以及家人的支持完成了這段旅程。
1.時間管理很重要
        建議學弟妹們訂立詳細的時間表,將工作、課業與個人生活妥善規劃。利用零碎時間進行學習,例如通勤時閱讀文獻,能大幅提升效率。
2.建立支持系統
        與同學、教授和同事保持良好溝通,尋求他們的支持與建議。加入讀書會或形成學習小組,也能讓學習過程更有趣且有效。
3.明確目標與優先順序
        確定自己讀碩士的目的,是為了職涯提升、專業深造,還是自我實現。這有助於在面對困難時保持動力。
4.適當紓壓
        留些時間給自己,適時放鬆身心。運動、閱讀或與家人朋友相聚,都是調適壓力的好方法。
        在職讀碩士雖然辛苦,但每一次努力都將帶來成長。希望學弟妹們能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挑戰,並在這段旅程中獲得滿足與成就感。相信你們的堅持與努力,終將為未來開創更多可能性!

deco

蔡誌剛

“ 先進光電。中級專員 ”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當時會來念書是因為前同事也在這裡畢業,聽過他講述這邊念書的喜怒哀樂,也聽到他一邊工作一邊唸書的酸甜苦辣,當然先苦後甘一直是來這裡的目標;學習路上當然有許多挫折尤其第一學期又要選課同時又要找指導教授忙翻天,幸好有翰陽老師跟同學們的幫忙讓我可以在諸多課業中平安的度過,第二學期跟第三學期忙著論文相關事務跟課業,那段期間謝謝指導教授的多方幫忙跟指教讓我在第三學期順利口試完成並完成畢業的相關流程,總之來到逢甲念智能製造與工程管理是可以認識志同道合的好同學好朋友,在工作上能更有邏輯的思考事情,就像學思樓的名言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祝福學弟妹在未來能繼續加油!!!

deco

李培青

“ 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空研究所。技術員 ”

應用所學。不斷突破

        大學畢業後即投入職場,轉眼已經十年,這段時間裡,我專注於事業發展,同時也在家庭與生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然而,內心一直渴望能夠再精進自己,提升專業能力,當有機會重返校園時,我帶著既忐忑又期待的心情,踏上這段嶄新的學習旅程。
        選擇報讀智能碩士專班,是因為我深刻感受到科技發展的迅速變化,特別是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的應用,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我希望透過這個學習機會,補足自己在數據分析、機器學習等領域的知識,並將這些技能應用到工作當中,以提升競爭力。
        學程的課程相當多元,涵蓋了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專案管理、工業4.0等領域,並且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不僅有紮實的基礎課程,也有與產業接軌的專案實作,讓我們能夠在學習理論的同時,也能應用於自身工作,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此外,課堂上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同學交流,也讓我收穫良多,不僅擴展了視野,也讓我學會如何與跨領域人才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當然,這趟學習之旅並非沒有挑戰,如何在工作、家庭、課業之間取得平衡,是我最需要克服的課題。但在這段時間裡,我開始學會更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利用零碎時間持續學習,也發現當自己真正對一件事情充滿熱情時,再忙都能找到方法去完成。
        回顧這段求學的旅程,雖然忙碌,但卻充滿收穫。不僅讓我學到了最前衛的科技知識,也讓我重新感受到當學生的純粹與熱情。未來,希望能夠將所學應用到實務中,為自己的職涯開創更多可能性,也期待能在學習的路上持續精進,不斷突破自己。

deco

鄭昊昇

“ 仕興機械。工程師 ”

突破思緒框架。職場大開眼界

        因為工作需求開始尋找在職碩班,藉由前上司的介紹找到逢甲的智能碩班,雖然說一邊工作一邊讀書真的很累,但是也藉由智能碩班的關係認識到一群好同學,大家來自不同的工作領域,分享各自的知識與生活並互相鼓勵與協助,不論是在學業上或是工作上甚至生活上,我們彼此都能互相照應,算是智能碩班給我最大的收穫了。
        讀了智能碩班後,除了遇到不一樣的人事物也學習到的不一樣的想法與概念,部分來自於教授們在各自的專長領域所得的經驗分享,部分來自於同學們工作時的經驗分享,藉由教授與同學們的經驗分享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與思緒,也是我在智能碩班中很大的收穫之一,畢竟在原有的工作環境中習慣了那個模式就會把自己的思緒給框起來,有了教授與同學不同的見解後會發現,其實一件事情的解法不見得只有原有的模式可以處理,因為智能碩班真的是讓我在職場上大開眼界。

deco

陳益展

“ 住華科技。高級工程師 ”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直是我的理念,完成碩士學位也是我人生目標之一。因緣際會之下來到智能碩專班就讀,雖然期間遇到了很多的挫折、困難及挑戰但也因為有一群超給力的同學於週末讀書會相互督促,使我不論是作業報告、證照考試到畢業論文撰寫都能順利完成。
在碩班期間給我的收穫:
一、新資訊的獲得 : 學校諸多教授都是持續與業界有合作及交流,所以在相關的課程中分享這些經驗可以讓我在工作上有更多不同的想法。
二、報告撰寫及解決問題能力提升 : 課程中教授經常要我們實際將自己工作的難題帶入專案管理問題解決技巧中,如此不但可以熟練相關技巧更可解決困難。
三、人脈提升 : 每個同學來自不同行業及背景所以看待事情的視角及想法也更多元,在互動過程中可以提供寶貴的經驗這些都可能運用在後續的職涯中。
        總結來說就讀智能碩專班對於我來說是一個美好的經驗,不僅豐富我的眼界也完成了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deco

侯奕全

“ 上銀科技。正技師 ”

訂定目標。持之以恆

        回顧這段碩士學程的求學歷程,我對自己能夠順利畢業感到非常感恩。當初選擇考取碩士班的原因,起初並不是完全出於自身的規劃,而是受到公司同事邀約報考碩班的影響。看著他為了追求更高的學業目標而奮鬥,我也被他的積極所激勵,決定踏上這條求學之路。
        進入碩士班後,我的目標是希望能準時完成學業,因此我將時間安排視為最重要的一環。在碩士一下,我就開始著手準備論文,這樣不僅能讓我早早進入研究狀態,也能確保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調整和修改。雖然一開始對論文的撰寫感到陌生與迷茫,但透過不斷的學習和尋求指導老師的建議,逐漸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步伐。
        我覺得出社會後,能有同學一起討論並解決問題是非常可貴。因此,我建議在初期多尋找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進入研究室,建立一個良好的關係。碩士的學習過程雖然會遇到一些困難,但只要保持堅持並積極尋求幫助,一切都會順利。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平衡學習與生活,學會如何在高強度的學業壓力下保持身心的健康。希望大家都能在碩士學程中獲得成長,不僅是在學術領域,還有對自我認知和人生規劃的深入理解。

deco

賴鈞郁

“ 中揚光電。製程工程師 ”

秉持初心。保持熱誠

        請各位學弟妹在學期間秉持著初心,記著自己為何當初會來讀碩士班,並保持熱忱!在修課的期間,可以選擇自己較有興趣的課程來學習,會讓您學習起來更有動力。
        當然,最重要也是較難熬的想必是碩士論文,我在初期選擇指導教授也是問了一些學長的意見、上網翻看學校教授的個資與專長、最重要是可以去博碩士論文網站去下載指導教授指導的論文,看看是否有中意,然後再跟教授約時間面談討論是否有意願成為自己的指導論文老師。
        最後我想跟各位同學說的是,可以的話,請與您的指導教授保持聯繫,且一鼓作氣將論文寫完修改完,往後的日子就會過得比較輕鬆了,各位加油!預祝各位都能順利畢業!

deco

杜雨蓁

“ 宇隆科技。副工程師 ”

保持堅持。積極尋求幫助

        回顧這段碩士學程的求學歷程,我對自己能夠順利畢業感到非常感恩。當初選擇考取碩士班的原因,起初並不是完全出於自身的規劃,而是受到妹妹報考碩班的影響。看著她為了追求更高的學業目標而奮鬥,我也被她的堅持所激勵,決定踏上這條求學之路。
        進入碩士班後,我的目標是希望能在一年半內完成學業,因此我將時間管理視為最重要的一環。在碩士一上,我就開始著手準備論文,這樣不僅能讓我早早進入研究狀態,也能確保能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調整和修改。雖然一開始對論文的撰寫感到陌生與迷茫,但透過不斷的學習和尋求指導老師的建議,逐漸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步伐。
        對於未來即將入學的學弟妹們,我的建議是:碩士的學習過程雖然會遇到一些困難,但只要保持堅持並積極尋求幫助,一切都會達成。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平衡學習與生活,學會如何在高強度的學業壓力下保持身心的健康。希望大家都能在碩士學程中獲得成長,不僅是在學術領域,還有對自我認知和人生規劃的深入理解。

deco

陳秉鈞

“ 中揚光電。製程工程師 ”

循序漸進。一鼓作氣

        本身就是逢甲大學通訊系畢業的,後來覺得這個方向並非自己所喜歡的所以就沒有直升碩班,而是直接出社會工作,想說可以靠工作經驗去提高自己的薪水但因為自己所從事的都是屬於科技業跟光電,一樣的工作內容卻是不一樣的薪水就只是學歷上差了碩班,這就讓我開始萌生了讀碩班的念頭,在有目的性讀碩班的情況下,碩一的時候就開始找教授跟想論文的題目,個人覺得論文的題目可以先訂好方向或是種類再去細分題目會比較容易知道要做什麼,也比較好去事先準備相關資料,而在我知道自己論文要寫什麼的時候就開始積極的從公司尋找符合的專案,這段期間大概也找了半年左右,在資料都收集完整的情況下去撰寫論文就會容易許多。如果要問我論文怎麼可以這麼快寫完,可能就是需要培養習慣寫論文的心境吧,因為許久沒有接觸校園所以要能突然讀書寫論文都會比較艱難,但從每天一兩個小時到可以寫一整天甚至是坐著就可以進入寫論文的狀態,就是要循序漸進的培養,並且一鼓作氣的把論文寫完,我認為寫論文並不困難,我也相信你們也做得到,加油~

deco

陳正華

體會學習的快樂。培養持續學習習慣

        時光飛逝,轉眼間已經要碩士畢業,在這一年半的時間內,很感謝陳兆衡教授的悉心指導,陳教授教導我碳盤查相關知識、輔導廠商碳盤查報告撰寫並考取相關證照,除此之外,陳教授很有耐心的陪伴我尋找論文方向,以及協助我解決撰寫論文時遇到的困難。
        我想在就學期間除了在課程中學習到各種工業或管理相關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在撰寫論文時所學習到的解決問題流程、解決問題之資源搜尋、用不同角度思考之思維以及論文撰寫精神(嚴謹度),相信未來只要將其帶入職場中應用,各種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最後建議未來的學弟妹,好好把握這段得來不易的校園時光,學習的壓力遠小於來自職場上的壓力,希望各位學弟妹們能藉由這短暫重返校園的時間,以社會人的角度體會學習的快樂,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

deco

劉雲瑄

“ 台積電。助理工程師 ”

試著跨出第一步。拔掉眼前紅蘿蔔

        在科技業已有11年多的實務經驗,但因為本身是商管科系背景,讓我在升遷和職涯發展上遇到不少阻礙。為了職業生涯的考量,我選擇逢甲大學智能工程學程進修碩士班。
        在學校獲得的製造技術和管理理論,結合於實際工作應用,讓我對於公司製程流程和生產系統的運作有了更深的了解。文憑不僅僅是就職的敲門磚,在研究過程中自身能力的提升更是職涯競爭力的基石。更重要的是,班上的同學們來自不同的產業背景,彼此分享經驗,開拓了我的視野和人脈。我非常感謝教授和班上許多熱心的同學,大家一起彼此互助、激勵著,才能在家庭和工作、學校之間的壓力下撐下去。
我給學弟妹的幾點建議是
1.不要害怕論文這件事,再難也沒有生活經濟壓力難。遇到瓶頸時,別單打獨鬥,要學會找到求助窗口(指導教授、助教、同學們…都行)。
2.不要害怕改變和學習新事物。無論你幾歲或是在什麼行業,如果有想法就努力去做,第一步永遠是最困難,試著跨出去並享受過程。
3.「唯有拔掉別人掛在我們眼前的紅蘿蔔,才能看到除了紅蘿蔔以外的選擇」。

deco

李翌成

“ 友達光電。新產品技術推進部 ”

生命中的篇章。跑起來~

        那年的春天,我在公司跟一群拐瓜劣棗在會議室用力溝通,公司因應市場的潮流推動智慧製造,並成立了新的部門來推行智慧製造,但新部門新人新氣象,完全沒有製造底子的新單位除了與工廠溝通不良外,更是水土不服,更遑論專案配合了;當我回到辦公坐位思考這個問題,除了理念不合、領域難以砌合外,桌上還多了條士力架巧克力,看來剛的音量挺大的!
        我記得當下我啃著巧克力棒,邊上網找「智慧製造、精實生產」的相關字詞,期待谷哥能給點指示,然後逢甲智能碩專班就跑了出來,我點進去看看,發現報名截止日剩沒幾天,想了五秒就賭一口氣按下去報名了!
        逢甲智能製造與工程管理碩專班除了更新了我在製造思維的傳統觀念,更是完全的融合了老本行新產品開發和技術推進,學程的幾位老師甚至是我公司內部課程教育訓練,後來重金禮聘錄製教學影片教材的講師,只能說本人真的比較帥!
        在學程修練的日子從沒請過假、也沒曠過課,我非常珍惜每一堂課,珍惜假日跟同學在人言或研究室的自習時光,以及請益指導老師的面談指導研究問題與課業釋疑,深怕錯過一堂課就少學了些啥;不懂就舉手問,做專題時跟同學討論、討救兵,學程學習的過程甚至現學現賣,課堂上分享完報告隔天直接在公司上線,甚至連論文也是在咨詢過指導老師後,再跟設備工程部、製造部配合產出;從學校跨到辦公室再進到工廠再將成果感染到產線的每一位同事,逢甲智能碩專班的軟、硬實力,授課老師的專業授課,指導教授的洞見微觀與耐心指導,除了本職學能與創新能力的提升外,更讓我的職場態度與觀念上淺移默化、更上層樓。
        但是切記,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逢甲製能碩班是修羅門,學程有基本的高教要求,指導教授對於研究更是各有標準與修為,請為自已選擇的道路負起責任並跑起來,畢境都是成年人,相信會選擇踏進這裡的當下必然有某種程度上的領悟或覺悟,但我相信,當苦盡甘來時,逢甲大學智能製造與工程管理在職學位學程這張畢業證書及研究論文,將是你生命篇章中最值得逢人時再三提起的那一頁故事。